增强科创板“硬科技” 需坐得住“冷板凳”
证券日报社社长陈剑夫:
增强科创板“硬科技” 需坐得住“冷板凳”
本报记者 李春莲
9月27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1科创领军者峰会”在中国证券博物馆举办,40余名科创板公司高管围绕“传承与创新”,共同探讨我国科技发展和科创事业的未来。
证券日报社社长陈剑夫发表致辞称,建设科技强国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支撑,中国科技创新正在由跟跑为主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转变,这与我国的政策支持、制度创新、资本助力、企业攻坚密不可分。科创板设立两年来,不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转型发展开辟出一块实验田,也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装上了一个“助推器”。
截至9月1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338家,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的五大效应初步显现。
陈剑夫表示,一是上市包容效应,已有多家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和同股不同权企业挂牌上市;二是产业集聚效应,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品牌示范效应,科创板对龙头企业吸引力不断提高;四是科创成长效应,已上市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五是人才集聚效应,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手段成为科创企业持续招揽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稳定公司人才。
不难发现的是,科创板企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作用显著,但新冠肺炎疫情也给科创企业带来一定挑战。
陈剑夫表示,“疫情给科创板IPO企业的业务、财务、内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科创板企业的资金链受到一定冲击,但其长期发展的格局不变,国家对科创板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减,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下一步,如何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如何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陈剑夫认为,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坚守科创板定位。进一步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完善科创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二是企业加强研发,科技成果要“上得来”;上市后,科创板公司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加快释放技术、品牌、市场优势,不断创出新战绩;三是保障募资投向精准,加快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四是研究要重基础,坐得住“冷板凳”。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久久为功。
免责声明: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