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沪网宏观

差异化竞争态势日趋明显 “小而美”的丰光精密产能利用率不高,为何要扩产?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宋思艰    

设立北交所消息宣布后,新三板精选层中的“精英”活跃了不少,涨势此起彼伏。其中的丰光精密(430510)便是受资金青睐的对象之一。

自2021年初以来,进入精选层的丰光精密,股价年内涨幅一度接近300%,总市值更是超30亿元。经过近期的调整后,这个“小而美”的行业巨头,总市值虽回落至23亿元左右,但接近18元的股价,仍处历史高位。

作为一家以精密机械加工、压铸制造为核心的精密零部件生产企业,丰光精密在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净利同比增幅均超过50%。综合强劲的业绩走势,以及几天就曾翻倍的股价,这家公司也着实让投资者颇为期待。

不过,这个被机构认为“无直接竞争对手”的公司,也并非没有隐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丰光精密现有工业自动化和半导体制造两类生产线,在近几年产能利用率都不高的情况下,公司仍在进行募资扩产。

对于产能利用率等相关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尝试通过电话、邮件等渠道联系丰光精密,但截至9月30日下午截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应。

被机构认为无直接竞争对手

从发展历程来看,丰光精密于2001年7月在青岛胶州市成立,公司成立时为日本独资企业,2009年被中方股东收购全部股权,转为中资公司,2013年完成股改,成为含少量外资的股份制企业。

此后的2014年,丰光精密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20年12月28日在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挂牌,交易方式变更为连续竞价。在蛰伏了数年后,这家公司在2021年正式迎来爆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8月31日至9月8日,丰光精密连续7天7根阳线,累计涨幅128%。在表现最为靓丽的9月8日,其股价的涨幅达到29.95%,全天换手率4.86%,成交额4217万元,市值31.51亿元。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2月,丰光精密还因在精选层挂牌尚未满3个月,且公司股票收盘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而触发过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

不过,9月初的表现,才是丰光精密2021年表现的缩影。在政策红利的刺激下,丰光精密二级市场变得热闹,股价年内涨幅一度接近300%。自9月10日以来,这家公司的股价虽然开始调整,但截至9月29日收盘,其市值仍高达25.74亿元。

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中,一位关注精选层股票的券商人士表示,股价的上涨,一方面源于北交所利好消息刺激,但丰光精密本身的质地是其受到追捧的另一原因。

从主营业务来看,丰光精密是一家以精密机械加工、压铸制造为核心的精密零部件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机械加工件和压铸件等金属零部件。

在2021年半年报中,丰光精密称,公司成立20年来,专注于精密机械、压铸制造的生产和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精密机械加工和研发经验,在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先进性和操控经验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资本市场,业绩无疑是检验公司质地的重要指标。丰光精密2021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3亿元,同比增长52.02%;利润总额约3284万元,同比增长77.2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81万元,同比增长77.32%。

对于营收的增长,丰光精密解释称:2021年上半年公司市场拓展取得较好效果,公司半导体装备制造类产品和工业自动化类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汽车行业复苏,公司汽车类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前期开发的新客户、新项目逐步实现量产,相关产品营业收入相应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看似小众的行业,丰光精密有着不一般的地位。

在2020年12月的研报中,安信证券曾对丰光精密进行过评价: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于众多下游领域,服务不同下游行业领域的金属制造企业间竞争较少,而且丰光精密主要生产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精密金属零部件,因此,公司无直接竞争对手。

不过,丰光精密则提到,公司所在的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随着下游制造业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内具有领先技术、优质客户和资金优势的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间差异化竞争态势日趋明显。

拓展新客户,解决集中度过高风险

“在现代工业中,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精密零部件,正是通过这些小小的精密件,链接到法国阿尔斯通、美国西屋、德国费斯托、英国埃地沃兹、日本安川电机等世界排名领先的大企业,在行业细分领域做到竞争无敌手。”在公司所在的胶州市,当地主管部门如是描述丰光精密。

在具体应用上,丰光精密的产品覆盖汽车、工业自动化、半导体、轨道交通等众多领域,主要客户为世界驰名的各行业顶尖制造商。

在2020年底公布的公开发行书中,丰光精密提到,公司与蒂业技凯(THK)、安川电机(YASKAWA)、埃地沃兹(Edwards)、山洋电机(SANYO)、盖茨集团(Gates)、中国中车、阿尔斯通(ALSTOM)、均胜电子(Joyson)、日本电产(Nidec)、岱高(DAYCO)以及阿特拉斯(Atlas)等世界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与巨头的业务往来,也让丰光精密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东莞证券在研报中称,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先进生产设备及丰富的生产经验,进入下游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与下游客户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收入、利润来源相对稳定。

对此,丰光精密也提到,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布局和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始终遵循与优质客户长期共存、深度合作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根据客户需求研发新产品,增加供应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与客户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

然而,在为企业贡献稳定业绩的同时,在以销定产的盈利模式下,这种稳定的结构,却也是一把双刃剑。事实上,从丰光精密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近些年一直存在客户比较集中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1-6月,公司向前五名客户实现的销售收入达到9578.72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26%。对丰光精密来说,客户集中度高是一个老问题。2020年丰光精密前五客户销售收入占营收收入比例为74.17%,2019年是68.19%。

丰光精密认为,由于公司遵循与优质客户长期、深度合作的发展理念,再加上公司经营资源有限,最终形成了这种格局。不过,该公司也多次提到客户集中可能造成的风险: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短时间内订单不足、经营情况出现较大变化或者回款不及时,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半年报中,针对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的风险,丰光精密提到,公司将积极拓展新客户,积极发现潜在客户,优化客户结构,增加销售收入。通过老客户的稳定订单、新产品的开发及新客户的增长,逐步降低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

对于目前新客户开拓进展如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发送邮件尝试联系丰光精密方面,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相关回应。

产能利用率不高为何要坚持扩产?

从丰光精密所透露的信息来看,在客户结构稳定的前提下,新客户拓展必然会带来需求增加,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及客户需求,提高产能已经是早晚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进入精选层后,丰光精密的扩产已正式提上日程。按照公开发行说明书披露的计划,丰光精密拟募集资金1.52亿元,其中8042.48万元用于工业自动化类精密金属部件扩产项目,4943.64万元用于半导体制造装备精密金属部件扩产项目,2217.53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全面达产后,丰光精密预计每年将新增工业自动化领域零部件804万件、半导体产品零部件200万件,合计约1004万件的生产能力。

这些新增产能,却也面临消化风险。丰光精密曾作出预警:鉴于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尚未满负荷的实际情况,且项目有2年建设期,客观存在市场环境、未来行业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不可抗力等不确定性因素。若未来因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市场需求增速低于预期或公司市场开拓不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使得公司存在产能不能及时消化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8月28日,丰光精密收到《关于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精选层挂牌申请文件的审查问询函》(以下简称问询函),要求丰光精密就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消化合理性作出解释,并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工业自动化及半导体类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产销率以及本次募投的产能扩大情况。

此后,丰光精密于2020年10月27日作出的回复显示,报告期内(2017-2019年、2020年1-6月)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9.38%、47.10%、53.14%、64.49%,半导体制造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0.01%、59.43%、68.82%、81.07%,除了在2020年上半年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外,其余年份利用率都不高且没有增长的趋势。

不过,对于上述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丰光精密在就问询函的回复中提到,扣除折旧已计提完毕设备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和半导体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2020年1-6月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和半导体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分别约为96.20%和90.76%。

与此同时,丰光精密还提到,公司工业自动化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客户订单持续增长,现有产能不足以满足客户未来的增长需求。在丰光精密看来,随着现有客户订单量增加以及公司不断开拓新客户,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将持续提升。

一位与丰光精密有过接触的券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升级需求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配套产业,精密机械加工特别是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加工行业也将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东莞证券则预计,丰光精密下游客户来自工业自动化领域、汽车零部件领域、半导体领域、轨道交通领域等高技术制造业及装备制造业。上述行业的市场容量大,且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免责声明: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

为您推荐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广告服务     隐私政策      免责条款      联系我们   

首页 客户端 广告服务 寻求报道

Copyright @ 2021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1006851号